中心概况
CENTER OVERVIEW

航海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组建。"十一五"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专家教授的共同拼搏下, 航海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十分显著的建设成效。是军内唯一承担海军军事医学课程教育训练的专业教学单位,设有目前国内唯一的航海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也是海军医学研究所航海医学博士挂靠点),是海军医学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是军队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承担着为部队培训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专业人才的重任。拥有6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为主的雄厚师资力量,建有现代化的教学训练设施,《潜水医学》等课程被列为总后百部优质课程,为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5年来,我们在潜水疾病发病分子机理研究,潜水急性氧中毒防治基础研究,晕船适应、脱适应的规律及发生机理研究,核潜艇等辐射损伤防护新药应用基础研究,辐射致癌发生分子机制研究,我国致命性海洋生物(海蛇、毒水母等)毒素分离与抗毒血清研究,潜水员、潜艇艇员和长期守礁部队人员心理障碍研究等方向,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方面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在国际同类专业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中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都位于国内本专业领域的最前列。主办和承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扩大了我国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影响。本实验室是目前国内航海医学领域唯一拥有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的单位,航海特殊环境实验室是上述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部分,依托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攻关、学术交流、技术服务,提高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又为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实验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提升了为部队服务能力,这是目前国内同行其他相关单位尚未具备的。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的确立,既是对本实验室建设成果和水平的认可,又为本实验室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重点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者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国际上最有效的发展模式,也是今后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海洋经济建设和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建设航海医学领域军队重点实验室,是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和提高海上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的必然需求。

实验中心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CENTER

航海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组建。"十一五"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专家教授的共同拼搏下,本实验室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十分显著的建设成效。是军内唯一承担海军军事医学课程教育训练的专业教学单位,设有目前国内唯一的航海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也是海军医学研究所航海医学博士挂靠点),是海军医学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是军队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承担着为部队培训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专业人才的重任。拥有6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为主的雄厚师资力量,建有现代化的教学训练设施,《潜水医学》等课程被列为总后百部优质课程,为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5年来,我们在潜水疾病发病分子机理研究,潜水急性氧中毒防治基础研究,晕船适应、脱适应的规律及发生机理研究,核潜艇等辐射损伤防护新药应用基础研究,辐射致癌发生分子机制研究,我国致命性海洋生物(海蛇、毒水母等)毒素分离与抗毒血清研究,潜水员、潜艇艇员和长期守礁部队人员心理障碍研究等方向,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方面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在国际同类专业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中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都位于国内本专业领域的最前列。主办和承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扩大了我国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影响。本实验室是目前国内航海医学领域唯一拥有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的单位,航海特殊环境实验室是上述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部分,依托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攻关、学术交流、技术服务,提高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又为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实验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提升了为部队服务能力,这是目前国内同行其他相关单位尚未具备的。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的确立,既是对本实验室建设成果和水平的认可,又为本实验室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重点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者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国际上最有效的发展模式,也是今后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海洋经济建设和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建设航海医学领域军队重点实验室,是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和提高海上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的必然需求。

本实验室依托国家"211"工程院校、航海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军事航海医学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全国全军唯一的"航海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具备承担潜水医学、海军卫生、军事航海医学心理、海洋生物伤防治、舰船辐射防护等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为部队服务保障的能力。是国内高校中唯一设置航海医学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科研教学体系完善、专业基础坚实的实验室,在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教学科研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军队"2110"工程军事航海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国家重点学科航海医学学科建设经费的强大支持下,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实验室条件建设近十年得到高速发展,2001年新建了7000 m2的航海医学教研楼、2000 m2高气压医学楼、1000 m2辐射源室,加上原有潜艇脱险训练馆等,教学科研用房总面积达11000 m2。先后添置了一批具有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特色的先进教学科研装置,主要有:陆基潜水加压舱、系列动物加压舱、动物晕船模拟装置、潜艇脱险救生训练装置、海洋生物毒素分离提取系统、军人体能测定评估系统、大型钴-60辐射装置、海军核化医学应急救援装备等等。新建和完善了多个功能化实验室,主要有:潜艇脱险训练馆、海洋生物伤专修室、军人体能分析测定室、航海高气压医学实验室、电离辐射辐照室、军队卫生学教学实验室、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实验室、先导药物化学合成室、高气压医学基础研究室、海军心理与应激医学实验室、毒剂室等。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主要有:组织病理分析仪器设备、细胞学研究仪器设备、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设备、舰船辐射分析仪器设备、舱室环境理化因素检测仪器设备、航海心理分析仪器设备等等。另外,我们还在东海舰队舟山基地建立了航海医学教学训练基地,在东海舰队防化营建立了海军核化防护教学训练基地,在上海潜水装备厂建立了潜水装备见习基地,在水产大学建立了海洋有害生物见习基地,还与东海舰队塔山岸勤部海军心理训练中心建立了教学协作关系,教学训练设施和基础研究条件领先国内同类实验室。这些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在海军医学教学和舰艇军医任职培训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通过的教学班次平均在30个班次以上,年均受训人员达1000多人。

本实验室目前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约4000万元(不含教学科研用房)。主要经费来自总参"2110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总后后勤科研条件建设专项、学校"1272工程"、海军航保部、以及海医系资助等。

本实验室紧紧围绕海上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国家海洋经济建设需求,力争把本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航海特殊环境医学防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国家海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组织机构
ORGANIZATION

遵照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航海医学护实验教学建设”的通知》精神,航海医学实验中心依托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军队研究生培养重点实验室、军队后勤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军队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整合了学校的相关教育资源,由潜水医学、舰艇辐射危害医学防护学、航海特种伤病防治学、航海卫生勤务学、海洋生物伤防治学、航海医学心理学、海上航空医学、航海卫生学、海军防原医学、海军防化医学、军事航海医学、高新技术武器损伤防护学、战场救治等课程的实验项目组成。接受总部指导和第二军医大学的领导,受海军医学系直接领导。

本中心主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等学历教育实验教学,同时还承担任职教育、进修生和外国留学生的军事医学实验课,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设主任 1 人,常务副主任 1 人、副主任 3 人,教学秘书1人,按照实验功能分17个实验项目组。中心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对校、院二级组织负责,主管中心的全面工作。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协助配合主任工作,分工负责实验室建设、技术保障、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组织本中心人员完成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实验教学的安排和对实验课教学质量的考核。各实验项目组组长在中心统一调配下具体组织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见下图)。同时,实验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实验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实验室重大平台建设、实验室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等重大方案进行评审和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同时,实验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实验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实验室重大平台建设、实验室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等重大方案进行评审和确定最终实施方案。

视频简介
VIDEO INTRODUCTION
TOP